UCMT学术分享 | 人力资本理论——2626个理论解读之三百零六

2023年3月25日18:28:49 评论 43

本文约17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01

理论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点击这里,立即申请国际在职免联考博士DBA院校信息1对1VIP招生咨询 

更多国际在职免联考硕士博士院校专业咨询,欢迎联系UCMT教育张老师13341622310

也欢迎您微信关注公众号【UCMT教育】了解更多信息


02

什么是人力资本管理

事实上,人力资本管理不是一个全新的系统,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综合了“人”的管理与经济学的“资本投资回报”两大分析维度,将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来进行投资与管理,并根据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本市场情况和投资收益率等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从而获得长期的价值回报。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人力资本管理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本管理正是通过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手段,而获得更高水平的价值实现。人力资本管理注重投资与回报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市场分析制定投资计划,因而相对来说更为理性,对市场变化更为敏感,侧重点和衡量尺度更为明确,还可结合经济学分析模型进行更长远的预测,前瞻性地采取行动。

>>>点击这里,立即申请国际在职免联考博士DBA院校信息1对1VIP招生咨询 

更多国际在职免联考硕士博士院校专业咨询,欢迎联系UCMT教育张老师13341622310

也欢迎您微信关注公众号【UCMT教育】了解更多信息


03

人力资本的具体定义

关于人力资本的具体定义具体来讲包含两个层面: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自然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


>>>点击这里,立即申请国际在职免联考博士DBA院校信息1对1VIP招生咨询 

更多国际在职免联考硕士博士院校专业咨询,欢迎联系UCMT教育张老师13341622310

也欢迎您微信关注公众号【UCMT教育】了解更多信息


04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并且指出: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人的有效技能最大地发挥。
2.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一切为了人本身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05

人力资本理论实质

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与此同时,它本身是更为全面的新古典研究框架中的一个分框架,因为,它只不过是标准的新古典概念在新古典经济学家以前没有考虑过的现象上的运用。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譬如,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一结论就值得商榷),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 声明:本文摘自MBA智库、方仁叶的《人力资本理论》、樊明《人力资本理论:问题及新解释》

>>>点击这里,立即申请国际在职免联考博士DBA院校信息1对1VIP招生咨询 

更多国际在职免联考硕士博士院校专业咨询,欢迎联系UCMT教育张老师13341622310

也欢迎您微信关注公众号【UCMT教育】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我们

    EMSS管理思想践行学会,创造属于中国的世界级管理理论,造福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管理实践,帮助企业实现愿景,打破国界,拓展企业发展极限,实现无国界管理。

2626个理论解读系列,是EMSS管理思想践行学会打造的管理理论类栏目,旨在分享全球管理学术层面优质管理理论,与管理者共同交流、探讨、分享,凝聚学术精华,推动交流创新,传播优秀成果,在已有理论基础上进行凝练与创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有任何想法或建议,欢迎您留言与我们进行交流探讨,资深学术指导将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您将有机会获得十篇精选深度文献,快来加入留言讨论吧!

报名申请表

♦ 了解您的校友>

♦ ——免费参加试听 & 学术讨论 & 企业家活动——

DBA报名学习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