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选择读在职博士,有人最终放弃?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因为各种理由加入了水寨,走上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路。我从2010年开始来到UCMT协進教育,耳闻目睹了很多企业高管、总裁、董事长等行业大咖过来读博士,他们选择读博士的理由可以说比梁山好汉更为复杂:
或许是有博士情怀,
或许是想要高学历谋求更好的职级岗位薪资,
或许是升值加薪评职称,
或许是企业家想把自身经验进行凝练提升上升到理论高度,
或是凭借博士头衔帮助企业上市,
或者就是单纯的想结交更高层级的人脉资源……
想读博的理由千千万,唯一的初衷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锐意进取。但方向有了,很多人缺乏足够的执行力,没有逼自己一把的决心,往往嘴里念着读博,心里却给自己找了无数理由。比如:
“读博和科研只适合绝顶聪明或成绩非常好的人。”》》》点击获取在职博士招生简章和资料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科研做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废纸,对实际一点帮助都没有。”
“博士的薪资职级还不如工作经验丰富的本科生和硕士生。”
国外的先进科技公司往往对专业的博士人才求贤若渴,因为博士掌握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前沿的思维视域,能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近些年来,这种情形目前在国内也越来越多见,最典型的是前两年华为给天才少年博士开出的百万年薪。
读博士到底能学到什么?
读博士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术,也能培养其他职业技能。读博所收获的并不仅是那几页论文,还有写论文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工作中并不缺乏解决问题和执行的能力,而是欠缺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管理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比方说你有一个想法能让公司某产品得到优化,那么你需要说服公司高层领导,让他认为你的想法是有意义的、值得投入资源去开发。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能力是中国学生一直欠缺的,但是可以通过读博得到锻炼。
1.把握公司高层领导和用户的需求的能力
如果公司高层领导对某产品完全不感兴趣,你当然就不能提出优化该产品的想法。你要知道公司目前最需要什么技术和产品。这个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慢慢揣摩、锻炼出来的。
在读博过程中,你必须知道你的导师喜欢和擅长的课题,摸透审稿人喜欢的表述方法和结果。这都是你极好的锻炼机会,因为在读博的时候,允许失败;但是在职场上,失败的代价非常高。》》》点击获取在职博士招生简章和资料
2.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香港学习期间,与我相熟的教授反复强调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你要写出能说服别人的论文;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你要写出能体现你贡献的技术文档;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你要写出好的项目申请书和总结报告,让公司知道你的价值。
很多中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弱,这与外语水平并不是非常相关,而是由于没有经过写作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训练。而读博写论文的过程就能培养逻辑表达能力。
3.克服困难的能力
被别人拒绝很伤自尊。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除了追求异性,恐怕很少遭受被人拒绝的经历。而残酷的职场里到处充满拒绝的情形。如何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事情,也是可以通过读博来训练的。
当第一次投稿的论文被无情拒绝后,很多学生都非常愤怒和羞愧。甚至有不少聪明的学生在论文被拒几次之后,一气之下放弃了搞学术。
其实,论文被拒稿原因并不一定是你的工作做得不好,很可能只是差了一点运气和工作的完整性。在职场里,求职和升职也可能会被拒绝,原因也并不一定是自身的不足。读博能帮助你认识和理解这些事情,并以平常心来面对挫折。
什么人适合读博士?
我认为读博士并不需要天生的特殊能力或者后天的条件。我们平常所说的能力,诸如聪明,都只能叫做读博士的催化剂,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所以,问题并不是“什么人适合读博士”,而是“什么人不适合读博士”。》》》点击获取在职博士招生简章和资料
1.没有耐心的人不适合读博士
一个博士,需要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成为世界级的专家。
没有人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专家,即使我们看到有些博士生在第一年或第二年就发表了核心期刊的优秀论文,但他们其实并没有从总体上完全理解该方向,选题有可能是靠导师帮忙,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
大部分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出成果的。需要反复做调研,做实验,查文献,文章发表之前的一段时间是最难熬的,大部分失败的博士生都是跌倒在了这个阶段。而能够熬过这个阶段的,不论之前的背景如何,大部分都能继续发表更多的论文。“耐心”是读博最重要的条件。
2.不欣赏科学和方法理论的人不适合读博士
依靠过往经验教训,我们或许能避开以前遇到过的难题困难,但是避不开没有遇见的难题。只有将这些经验教训,用系统的科学的知识理论体系整合成完整科学的知识理论模型,才能科学准确高效的预测未来的趋势,做出最合理的科学决策,带领企业攀登更高的顶峰。
读博士需要注意什么?
1.选择合适的专业院校
比如自己是企业高管,未来的职业规划是自己创业,或者走向企业更高层管理者,没时间备考,明知国内高校要求严格,自身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还要拼命强迫自己选择国内的高校博士专业。
其实读博的道路千千万,条条道路通罗马。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最轻松的。》》》点击获取在职博士招生简章和资料
如果你不是真的对于学术科研十分热衷,如果你读博的目的是想要高学历谋求更好的职级岗位薪资,想把自身经验进行凝练提升上升到理论高度,凭借博士头衔帮助企业上市,单纯的想结交更高层级的人脉资源……那么,真的不必死磕国内高校“高标准、严要求”的双证博士。
2.选择合适的课题
同领域里可以选择的课题有天壤之别。有些课题没有研究价值。有些课题很难,即使认真做了,也不一定能做出好的成果。
我的建议是,博士生应该经常阅读含金量高的论文,并且是大量阅读文献论文。即使导师不做要求,即使你不在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你也是要去了解的,否则研究容易和现实脱节,自然不会得到认可。